6月17日,黑龙江省科技厅对外公布了2020年黑龙江省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评选结果,并将50部获奖作品通过学习强国等平台向全社会推荐。记者发现抗疫科普题材成为本年度获奖亮点,占据获奖数目的半壁江山,共有25部疫情防控科普作品上榜。这类科普作品在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爆发疫情中发挥了重要的科普作用,引导大众以更稳定的心态对待复杂的疫情,抗疫科普微视频作品在各个平台收获了较高的浏览量。
据介绍,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升疫情防控能力,提高全社会科学文化素养,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开展了2020年黑龙江省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征集评选活动。此次活动共收到各类科普微视频作品496部,其中疫情防控类作品211部,涉及农业、工业、物理、营养膳食、生活、植物药物等其他多个领域作品285部。
经各单位初审、黑龙江省科技厅形式审查、聘请专家组成评议组,独立评审,最后经过综合评价,共评出《疫情期间如何提高免疫力》《白细胞卫士大战病毒》《抗疫新冠有“绝招”》等25部疫情防控科普作品和《掌上明珠 桌上民猪》《为什么同样用眼你比别人更累呢?》《模块化自主变形机器人》等25部综合类科普微视频作品,作为2020年黑龙江省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经过公示均无异议。
抗疫科普微视频传递暖心力量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壁挂电视播放着《小快乐的新冠病毒挑战赛》,小患者们驻足观看。

▲李沐描画微视频中出现的人物。

▲《小快乐的新冠病毒挑战赛》

▲《这是个秘密——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白》

▲《口罩简史》
“世界这么大,我也有所怕,尤其这三怕是我的‘死穴’,千万不能让人类发现啊……”科普微视频《这是个秘密——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白》,以感染力超强的动画和配音有机结合,通过病毒自白的形式,在疫情暴发初期,向人们阐释了病毒最喜欢什么、最怕什么,帮助人们了解它、战胜它。
这是日前省科技厅公布的2020年黑龙江省优秀科普微视频中的典型一部。今年获奖的科普微视频作品共有50部,与往年不同的是,抗疫题材成为本年度获奖亮点,占据获奖数量的半壁江山,达到25部。
据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今年我省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征集活动中,共收到各类科普微视频作品496部,其中疫情防控类作品达到211部,可见公众以制作微视频方式参与抗疫的积极性很高。其中,不仅有医护工作者、专业视频制作人员,还有很多业余科普爱好者,更可喜的是,一些大中小学生也踊跃参与进来。
随着疫情发展到不同阶段,这些抗疫科普微视频作品以及时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吸引社会公众关注,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病毒、科学防护、以更健康的心态对待复杂的疫情,为阻断疫情传播发挥了重要的科普作用,在各个平台收获了较高的浏览量。
省科技厅优选其中12部作品参评全国抗疫优秀科普微视频,并在学习强国、中国科普网等平台上对部分作品进行展播,龙江科普力量正为全国百姓送去温暖的关爱。
“及时雨”微视频让公众快速认识病毒
“病毒”侵害画面逼真,配音穿透力强,文字简洁扼要,科普微视频《这是个秘密——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白》,一经推出就引发人们关注。
这个仅有4分零9秒的作品,第一时间将新冠病毒的“模样”带到公众面前,提醒公众提高防护意识,引导科学防护,消除疫情初期由于未知对病毒产生的恐惧。
该视频是我省在疫情期间出版的首个抗疫科普电子出版物,由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张东君介绍,此前《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绘本(有声版)》图书出版获得良好社会反响,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又迅速行动,邀请省内知名插画师进行图像创作,请省疾控中心有关专家进行内容把关鉴别,仅仅一周,在2月7日就推出该视频,与新华社黑龙江分社、新华社全媒报道平台、新华网黑龙江频道联合传播。在新华社APP阅读量突破150万次,腾讯视频点击达185万次,同时还收获了公众大量点赞和评论。
张东君告诉记者,这也是全国较早出版的抗疫电子出版物。后续随着疫情发展情况,他们又出版了多个抗疫科普作品,以满足特殊时期人民群众的阅读需要,全力开展防疫科普宣传。
寓教于乐创意科普备受儿童青睐
“疫情期间的网络抗疫科普有很多,但是儿童愿意看的作品却很少,关注到这个现实问题,就想从我们的专业擅长出发,制作一部能真正教会小朋友科学防疫的趣味视频”。抱着这样的想法,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影视制作中心主任王昕前前后后忙活了近一个月,制作出《小快乐的新冠病毒挑战赛》微视频,以孩童的视角参与一场新冠病毒答题挑战赛,用稚嫩的童声讲解科普防护知识,拉近和大众之间的距离。
住院儿童和陪同家长都可通过医院大厅LED屏幕、全院壁挂电视观看视频,视频内容受到了小朋友们欢迎,随后又通过家长们的“朋友圈”进行传播。了解到身边的小朋友正在认真跟着视频学习“七步洗手法”,王昕十分欣慰。
她告诉记者,让孩子了解新冠病毒,更好地预防新冠肺炎,保护孩子身体健康,是疫情中广大家长朋友担心的重点。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影视制作中心制作过许多科普视频作品,发挥医院优势参与到抗疫科普视频制作中来,正是他们作为医疗工作者的一份责任担当。通过此次评选,他们还希望作品能够走出龙江,为全国各地的小朋友们送去贴心易懂的防疫知识。
5岁顾问让小朋友一看就懂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获奖的抗疫科普微视频中,不乏一些非专业人士的创作,作为科普爱好者他们积极参与,同样为抗疫贡献着一份力量。
“我女儿刚刚5岁半,我制作的科普视频她是第一个观众,只要她能看得懂,相信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都能看懂。”说起自己的创作,齐春杰直言她有一个小顾问,帮助她为作品把关。
齐春杰是大庆市直属机关第一小学校的一名数学老师,平时酷爱科普作品创作,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
疫情期间,借着学校普及防疫知识的机会,齐春杰制作的微视频《白细胞卫士大战病毒》获得关注,更加坚定了她坚持做公益科普的信心。
“其实不仅仅是这次新冠疫情期间,在未来,小朋友也要了解更多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知识,从中获得启迪,为孩子打开微观世界大门,在幼小的心灵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帮助他们收获更全面的成长。”齐春杰说道。
10岁画手讲述口罩简史
记者了解到,有的微视频作品做到通俗易懂不仅仅是因为由儿童担当顾问,这次获奖作品中有的就是由小学生亲手制作的。
手绘、剪纸、动画,这三者融为一体,按照时间线的顺序娓娓道来,新冠疫情中个人防护最重要的物品——口罩的历史出现在了人们眼前。
新奇、有趣、包含满满的知识点,是人们看过这个视频后给出的一致评价,而这视频出自一名10岁小女孩之手。“疫情中我们经常佩戴口罩,所以我想了解一下口罩的发展历史,我又很喜欢画画,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带大家了解,注意出门戴好口罩,一起为疫情防控出份力。”以这种方式参加到抗疫中,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的李沐有些兴奋。
李沐的家长告诉记者,虽然微视频《口罩简史》仅有3分零4秒,但制作却用了一个多星期,作品从公元前6世纪讲起,时间跨度长,涵盖的信息量大,讲解了口罩的来历、重要性及应用知识,将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美术知识有机结合,展现了口罩的“进化史”,很多观众都表示,跟着视频学到了多门知识。
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李彬,请注明出处:http://www.stcity.cn/?p=6275